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描述了一个白鹭翱翔的江南美景,鲜嫩美味的鳜鱼让人印象深刻。而又有谁知道,在我校理工楼的一间科研实验室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鳜鱼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让老百姓吃上更美味的鱼为终生追求的目标。

1994年,长沙青年张建社在加拿大Dalhousie大学生物系获得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并留在加拿大从事两栖类动物的发育生物学研究工作。他一直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浓浓的乡愁在心头萦绕了多年。2004年,旅居国外多年的他学成归国,加入长沙学院。

此时,作为养殖鱼类第一大国的中国,很多名贵鱼类因为大规模人工养殖而面临着品质和营养急剧下降的窘境。在一次朋友聚餐上,张建社发现众人对臭鳜鱼这道菜的美味赞赏有加,惯于发散思维的他想,鳜鱼为何比一般鱼类更好吃?如何能让人工养殖的鳜鱼好吃且有营养?以鳜鱼研究辐射其他名贵经济鱼类研究,是不是能解决目前国内鱼类养殖的一些问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带着这种“让科研指导实践并产生社会效益”的初心,张建社确定了鳜鱼研究的初步方向,力图聚焦养殖鱼类遗传基础、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及营养与环境因素对品质形成的影响,研发提高养殖鱼类品质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2008年,时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褚武英是张建社三顾茅庐引进的青年博士。“是张教授对科研的执着精神和人格魅力打动了我,我也想和他一起,用自己所学为相关领域做点贡献。”如今已经升格为教授、在校内小有名气的褚武英告诉记者。

然而,科学研究注定是艰苦的。张建社、褚武英组建了一支鳜鱼研究队伍后,几乎是“白手起家”。最初,位于长沙城北双河路的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是他们的常去之地,一到鳜鱼的繁殖季节,那里的省级鳜鱼良种场就成为了团队做研究的“第二实验室”。“四五月是大家最辛苦的时候,这段时间是鱼类的繁殖期,因为要观察胚胎发育,取每个阶段的样本,几乎二十四小时都要人守着,每隔几个小时都要进行一次记录。”褚武英回忆道。

作为长江中下游的名贵鱼类种源保护地,环洞庭湖区分布了众多鳜鱼养殖户。张建社、褚武英与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育苗小有成果后,就吸引了常德、衡阳等地的养殖户主动上门请教。于是,他们团队又开始着手解决鳜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饵料、水体参数等问题。以饵料问题为例,鳜鱼是食肉性鱼类,只吃活鱼。在以往的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多采用粗放的饵料选择和投放方式,没有任何标准,极易造成饵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经过多次观察、研究和对比,他们建立起了鳜鱼发育阶段“饿三喂四”的循环饥饿和再投喂养殖方式,并为鳜鱼设计出适合不同生长阶段食用的多种“营养套餐”,由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经济实惠的一种来实施。此外,他们团队还制定出《翘嘴鳜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省级标准,不仅提高了养殖鳜鱼的品质,让推向市场的鳜鱼大受欢迎,还为使用这项技术和标准的养殖户节约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综合养殖成本,惠及环洞庭湖的数十家养殖场。“研究的过程确实很辛苦,野外养殖场路途远、条件差,而且实验也有失败的时候。但看到研究慢慢有了成果,不少老百姓从中受益,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褚武英表示。

不畏钻研、不畏失败、勇往直前。这股令人钦佩的科研精神跨越大洋,吸引了海外著名学者马里兰大学杜少军博士的关注。杜少军是模式鱼类斑马鱼的研究专家,2008年,他通过网络了解到我校有关鳜鱼的各项研究成果后表示很感兴趣。在团队的邀请下,他每年来校交流指导两次,不仅对双方的科研项目起到了极大的推动,还成为了我校与马里兰大学十年来友好合作的纽带。同时,杜少军教授也于2017年遴选为我校首位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近五年,这支仅有5名核心成员的研究队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3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出版著作2部,制定省级标准一项,先后与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985”“211”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多名,并应邀多次到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做专题报告。

2017年底,团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名贵经济鱼类——鳜鱼肌肉分化生长调控分子机理研究》结题并获评中期考核优秀,而团队成员的科研初心仍然在熠熠发光。他们正在马不停蹄地朝着更新的目标前行,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突破的创新研究计划已经制定好,一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正在奔涌而出。“无论成功与否,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团队负责人张建社向记者津津乐道着。

张建社、褚武英组建的鳜鱼研究团队

上一条:以文促旅 且歌且行——记“湖湘文化与区域旅游产业开发”省科技创新团队

下一条:北京大学赵杰教授来我校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