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成果简介:本成果属于刘沛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承,而且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更快更广泛的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综合利用测绘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手段获取文化遗产的基础数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记录、监测、修复、重建和再创,实现数字存档和再利用,最终实现其空间形态和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本成果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并被《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当代社会科学》英文版)2018年第3期以《Digital Preservation: A New Approach to Protec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为篇名,作为精选的中国社会科学代表性优秀成果用英文向全球转载推介,当年被评为“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2021年荣获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成果还被全国五十余所中学作为高三学生的高考阅读素材,引领青少年关注数字化发展趋势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整体成果“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202198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IST中心十年来“十大代表性成果”。

市场预测:当前,数字化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地启动了系列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项目,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的记忆”项目、美国的“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项目、谷歌公司的“谷歌艺术与文化”等。历史文化村镇的数字化保护,既能保存现有传统村镇,也能虚拟恢复消失了的古村古镇,还能发展网络虚拟旅游,人们足不出户即可游览古村古镇。可见网络虚拟旅游产业即将成为新业态,文化遗产的虚拟旅游将成为新时尚,为此研发的系列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数字文旅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投资效益分析:本成果基于 VRAR 及三维建模等技术集成的传统村落保护性规划和修复的综合技术体系,完成了永兴县板梁村、祁阳县龙溪村、衡阳市南岳古镇、常宁市中田村等 20 多个传统村镇的数字化保护和虚拟呈现,开辟了传统村镇保护的新途径,促进了网络虚拟旅游产业新发展。




上一条:学习型党组织学习能力建设研究

下一条: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