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具有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研究所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国外访问学者1人。学术队伍由11人组成,平均年龄为39岁,7人40岁以下;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7人,讲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9人,另有在读博士2人。学校拥有可用于自动化研究的传感与检测、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电力电子、电机拖动、工厂电气控制、单片机、EDA、PLC等实验设备,为研究所科研人员承担科研项目提供了硬件的基本保障。
研究所所长瞿曌教授,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9-2001.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从事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先后参加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电力科学院(EPRI)资助的重点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项(排名第一);主持省市级项目11项(重点4项);以独著或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和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获长沙学院首届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研究所成立五年多来,出版教材6部,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省市纵向科研项目16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特别是积极解决工厂企业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横向项目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我所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一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完成了渣水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电工虚拟软件两项目,得到了合作方的好评。
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自动检测、智能控制以及各种自动化装置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开发研究。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研究探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在无损检测、虚拟检测、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在如下三方面:
1.智能检测与虚拟仪器、远程监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计算机技术、现代测试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在泄漏检测、远程检测与监控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以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远程监测技术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自动控制及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通信技术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在工业过程控制、生产机械的单机及系统控制、实时通信、变频调速技术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着重于可编程控制器在复杂机床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控制、变频调速控制、实时通信、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等研究和应用,已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
3.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研究将反映被测对象特性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且研究对信号进行数字计算、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利用单片机、FPGA等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在智能检测装置与智能自动化装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