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1、团队简介:长沙学院“高通量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创新团队系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湘教通[2008]49号文件》的首批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之一,2011年底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团队现有科技人员1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实验技术员2人。其中包括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专家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和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名。团队分为三个学科研究方向,即由张建社教授、鲁双庆教授为带头人的“鱼类发育分子生物学和营养调控”,由郭清泉教授为代头人的“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和应用”以及由王永宏教授为带头人的“中草药资源和生物药物”。团队建立三年以来,本着“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建设”的原则,优化团队组合,凝练研究方向,团结协作,初步形成了团队特色优势。本团队与湖南九鼎集团联合创建的“水产工程饲料”产学研基地于2009年获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团队成员辅导的学生省市及在学校各类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各类奖项共6项,其中获湖南学生类2009年长沙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一项。同时,本团队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将植物营养剂开发与应用苎麻的育种栽培和生物工程饲料开发等已在生产中不断推广应用,显示了一定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2、方向带头人简介:

张建社、男、加拿大留学归国博士,1994年获加拿大Dalhousie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5-200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多伦多儿童医院生物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4年在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任研究员。于2004年9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全职回国工作,并担任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教授,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生物学院科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优秀教师,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动物营养及生态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和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 十三届生命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重大合作项目通信评审和会审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通信评审和会审专家。先后完成和承担各类纵向科研课题共1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面上项目3项,先后在《Current Biology》,《JBC》,《PLoS ONE》,《Marine Biotechnology》和《Aquaculture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SCI论文40多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3,单篇最高他引130多次,包括被 《Science》、《Nature》和《Cell》等刊物多次引用,申请专利4项,主编和参编著作各1部。

鲁双庆: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水产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鱼类营养与调控学科方向带头人,主讲课程《环境生态学》,主要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鱼类营养与调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等科研项目10多项,主持完成的“洞庭湖水系名贵鱼类微卫星标记筛选及其在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科研课题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湘云鲫高效养殖”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Aquaculture Research》、《海洋与湖沼》、《动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多名,现任湖南省水产学会常务理事。

郭清泉 博士、教授,1990年6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湖南省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农学博士。1997年后历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长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遴选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8年8月至2000年6月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先后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学习、考察或讲学。2001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显著成绩。以他为第一发明人的1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另1项成果获国家外贸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2项参加研究的成果分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发表论文30余篇,已合著出版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苎麻遗传育种、生物技术。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苎麻新品种湘苎三号选育”,1997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近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2002年出版专著《苎麻种质资源研究导论》。在本项目中负责组织实施和关键技术指导。

张志元,教授,1957年3月出生,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湖南农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植保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承担普通生物学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营养及植病生防;承担省市科研项目8项,获发表论文18篇,发明专利2项。

王永宏,教授,1964年6月出生,广西中医学院,医学硕士。主要承担《营养学》教学,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制药。

3、研究科研成果:以张建社教授和鲁双庆教授为方向带头人的“鱼类发育分子生物学和营养调控”研究小组,采用综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cDNA基因蕊片技术和cDNA文库/EST测序技术,已成功构建了名贵鱼类肌肉发生分化的转录组谱,并产生cDNA克隆技术分别克隆多个与鱼类发生分化的重要功能基因,并进行其表达和功能分析。同进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成功地获得酵母—生长激素工程菌发酵饲料,采用分子生物分离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真菌寡糖—低聚乳果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取代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获得初步应用。本研究方向有关名贵鱼类肌组功能基因组分析成果已分别发表在学科权威刊物,如《Aqucultare Reseach 》、《Marine Biotechnology》、《Aqucultare international》和《J.of fish Biology》等。该课题组共发表各类论文88篇,其中SCI和EI收录28篇,提交基因文库基因序列达40多个;申请发明专利四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目四项,以及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三项。

以郭清泉教授和张志元教授为方负责人的“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及应用”主要集中于苎麻繁殖育种和相关生物学研究,以及植物营养剂的研发和在经济作物中的应用。已建立了苎麻中片高效再生体系,已构建了四个品种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同时,对苎麻木质素形成的相关酶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成功克隆了苎麻纤维素合成酶。张志元教授采用微生物发酵方法,成功地研究了一种富硒植物营养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对多种经济植物包括蔬菜、水果和水稻进行喷射应用,效果很好,同时正在省内大面积推广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一项,长沙市科技重点项目二项。

以王永宏教授为带头人的“天然中草药资源开发和应用”方向,以天然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生物分离技术,提纯富集有效成份,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并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中药方剂的配方原则和理论,研制新型中草药和天然保健品、食品开发等。该方向近年共发表论文近20篇,获发明专利二项,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省二等奖一项,湖南省中医药科技一等奖一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共9项,其中国家级一级、省市级三项,厅局级四项;主编和参编著作共6部。

上一条:长沙学院科学研究创新团队一览表

下一条: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长沙学院企业管理学科简介